诗文人生 时代史诗
发布时间:2018-5-15 16:20:16 浏览次数:185

诗文人生   时代史诗

 

近日拜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一书。从这些大家诗文的字里行间,我窥见了生活的崎岖坎坷,时代的冷暖更迭。这些人类文字的精英们,都有着丰富的阅历,经历过沧桑,他们的作品根本不是一首诗,而是史记,一部充满另类比喻的史记。

你看:哈罗德·品特,一位出生在伦敦,一个犹太裁缝家庭的孩子。在反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走上戏剧路。他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大多被人们归类于荒诞派,一直不受大众喜爱。直到2005年,也就是他获奖的那年。瑞典皇家文学院发现了他的戏剧有着使压抑者放开心门的力量。在文学的世界里,那些看似荒诞不羁的言语实则揭示着一些重大的人生难题,损人也有利己,这估计是他最大的成功吧。

他要歌唱/为了忘却/真正生活的虚伪/

为了记住/虚伪生活的真实

诗人的墓志铭我们不能乱下定论。他们内心所怀着的是对灵魂的敬仰。我虽然不能够对其深刻地理解,但我也能对其中有所触动,亦如莫扎特对灵魂的共鸣。我虽不能与其共鸣,但也能被其所泛的涟漪波及着。大家的手笔不屑那些华而不实的警句,他们运用的大多是平淡无奇的字眼,在平凡中彰显时代的轨迹。

读过短诗精品,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早年获奖的作家们的作品大多是赞美式的歌颂,而近现代的获奖作品则多以讽刺、反省等深沉话题为主。这无疑令我们深思,先前的文明与现代的文明相比,差异竟如此之大。我个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文思想的缺乏则极为严重,所以批判式的文字对于现代人来说更适合,可视为一种心理安慰。我虽然不能悟透大师之作,但我对那种返璞归真的思想却是十分憧憬,也十分崇敬。

为什么中国就只出了一个莫言,因为大时代的浮夸。为什么村上春树会惜败给莫言,是否也是因为大时代的浮夸。

相比《蛙》,我更喜欢《挪威的森林》,不仅仅因为后者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因为它是一部诠释着人与信任,人与爱情的史诗之作。相比《蛙》的纪实性,《挪威的森林》则更加吸引人眼球。可是结果如何,莫言获奖了,现实主义战胜了浪漫主义。

读完短诗精品,我不禁觉得:人是一种高闲情雅致的生物,无论好与坏,任何事物都能被评头论足一番,感觉好,自然是一番人生哲理。如果感觉一般,就会被人们当作废纸一般,无论是谁。

在那些热爱诗文的学者们眼里,我只不过是一个在瞎叫喊的小屁孩,先辈们的作品岂是我辈之人能够参透的。我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在文学面前,我确实是一个门外汉。若非出了一个莫言,我现在恐怕连门外汉都不如,但文学的力量岂又是人能够驾驭的,就以现代的文人思想,我想都不足以透彻任何一位大家的名作。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爱尔兰诗人的短诗《当你老了》想必我们都很熟悉,如今的人也已将其成歌,留在心中慢慢缅怀。

是啊,那些涵韵思想精魂的文字,那些永不奔逝衰亡的文字,那些贯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字,将串起一部人类解读生命进程的史诗。

代代相传,涵咏参透,与时俱进。

 

    者:胡勇琦

    校:上饶市婺源县天佑中学

    级:高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