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18-4-16 16:33:50 浏览次数:268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在刚刚颁布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设置的,内容是关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所以需要老师们关注两个内容,一是2011版新课标,二是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

本课安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中考古诗文试题的认识。本部分对全国四十套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文部分做了抽样调查,明确了试题的特点,也客观地指出了试题的问题。

第二,对初中古诗文教学做了一个基本定位,明确了古诗文“打底”的育人功能。

第三,明确了2011版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古诗文教学有哪些问题得以强调。本部分一共讲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1.强调语文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性,但不轻视知识学习。

2.强调个性化阅读,但不轻视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3.强调朗读,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并举。

4.重视评价导向对阅读的影响作用。

5.强调多读书,多动笔,少做题。

【学习要求】

1.认真做几套中考语文试题,特别是古诗文部分。尤其建议要做北京卷、上海卷和自己本区的试卷,近三年的试卷都要求做。做完了以后,进行归类整理。

2.凡是讲座中设计的篇目,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濠梁之辩》等,都需要认真阅读,力争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听讲座和参与讨论时,效果会更好。

3.务必通读实验版和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书上点点圈圈画画。

4.认真观看两个课例,结合主讲人的点评和互动点评,以2011版新课标为依据,写出自己的点评文字。

专题讲座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何郁(北京朝阳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一、对中考试卷中古诗文考查的基本认识

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必须要关注中考语文对古诗文的考查。中考的导向很重要,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不要责怪我们的老师太现实,太功利,他们首先是要对孩子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离开这个前提,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那么,中考古诗文是怎样考的呢?这里以2011年中考试卷为例,作一点说明,也算是一个抽样调查。我们一共选了40套试题,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河北、河南、安徽、江西、陕西、山西、广东七个省,南京、武汉、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贵阳、兰州、乌鲁木齐等十三个省会城市,以及深圳、黄冈、荆州、金华等十六个教育较发达的中等城市,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区域较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有说服力。

这四十套试题对古诗文的考查主要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都有名篇名句的考查。分数不等,最少的也有5分,如北京卷,最多的有10分,如重庆卷、安徽卷等。这方面主要是考查学生课内的积累。

第二,都有文言文的阅读考查。分数也不等,最少的也有78分,如北京卷、上海卷,最多的达到16分,如天津卷、陕西卷。文言文考查又分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三种,也就是说有的省市区只考课内的,有的只考课外的,有的课内外相结合。试题类型有基础题,如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等,也有文意理解题,如人物品质的概括、思想感情的把握等。

第三,一部分省市区没有诗词赏析的考查。共19家,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庆、安徽、陕西、哈尔滨、福州、武汉、广东、沈阳、贵阳、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深圳、苏州、青岛、烟台和安徽芜湖。既有教育发达地区,也有教育欠发达地区。没有设置古诗词阅读考查的省市区占抽样调查的将近一半,比例很大的。

这三个特点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都重视古诗文的积累考查。说明大家对古诗文阅读的积累有一致的理解。这种思想是符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也是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

第二,文言文考查较全面。既重视对基础的考查,也重视对感悟、理解的考查。这样的考查导向,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告诉学生读文言文,既要做到字字落实,特别是重点词句,又要做到有理解,有感悟。这一点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新课标强调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对此,老师们深有体会。

第三,削弱古诗词的阅读考查或许不太妥当。湖北黄冈一直坚持设置古诗词阅读考查题,北京卷一直坚持不设置古诗词阅读考查题,笔者刚好在这两个地区都担任过高中语文教研员,有一些体会,这里跟老师们交流一下。

在北京的高中听老师讲古诗词时,老师几乎都会埋怨学生对古诗词赏析是“一穷二白”,脑子里什么也没有,就是会背一些诗词名句。至于诗词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如唐诗与宋诗有什么分别,赏析诗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都不太知道。大多数老师都要给学生补讲一些诗词赏析的常识。以前在黄冈听高中老师讲古诗词时,几乎就没有这方面的埋怨,老师带着学生作诗词赏析题,要轻松得多。这说明中考考诗词赏析,对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赏析的知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三年下来,这些学过古诗词赏析的学生,比那些只知道背诵名句的学生,赏析能力一定要高出一大截。三年里,该要赏读多少优秀诗词作品,这样的积累是不可忽视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中考试卷中没有设置古诗词赏析题的省市区,可能会留有一些遗憾。

或许有人要问,中考设置古诗词赏析是不是太难?作用到底有多大?对此,我们最好用一道题目来说明问题。比如2011年上海卷,考查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两道题,第一道题解释词语,“浓睡”在词中的意思,第二道题客观选择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对整首词的把握。一共四个选项: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老师们看看,这题目难吗?或许对初中生来说,还是要费点思量。而这正是考查和引导的意图。它告诉学生,平时学习古诗词,一定要读懂读透,不能囫囵吞枣,比如“浓睡”是什么意思,比如“海棠依旧”到底是词人回答的还是“卷帘人”回答,比如“绿肥红瘦”表面上是在说什么,其实实质又是在说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等。这都是学习这首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内容都没搞懂,又谈什么初步赏析呢?看看,这是不是最基础的考查呢?这样的题目设置对学生平时阅读古诗词,有着很好的警醒和导向作用;同时这样的训练,对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点,积累一些赏析方法,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初中古诗文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它还必须对民族的未来负责,必须对学生的精神底色负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只是学习古诗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甚至都不是主要问题。初中古诗词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和饱满的精神气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其中主要是读写能力。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在学生的心田里培育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而这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这里,新课标连用三个“打下基础”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打底”功能。一是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二是语文课程是学习做人的基础,学语文同时也是在学做人,三是语文课程是学生继续发展的基础,语文学好了,学生才能健康地继续发展和完善。三个基础把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说得十分透彻了。

对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作用,一些学者和名师也以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作了回答。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就特别重视语文教育的“打底”功能。他说,“语文教育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与意义。语文教育所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都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也是影响终生的。这就是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复强调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非常强调语文教育的“打底”功能。她说,“语文教育要在学生心田‘植根’。”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要帮助学生“树魂立根”。她说,“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者和名师的阐述,不仅具体细化了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对我们也是一种警醒和鞭策。

在“打底”方面,古诗文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篇篇文言文,一首首古诗词,不仅都是经典之作,而且也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就仿佛是同古代那些伟大的人物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就是直接从他们的文字气象里,感受博大的胸襟,和丰沛的人文情怀。所以,我们不仅要启发学生多注意积累,也应该在赏析方面做点初步工作。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住那点分数,那我们就矮化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且也有负教育的崇高使命。

.明确在2011版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古诗文教学哪些问题得以强调

现在,2011版新课标刚颁布,我们理应认真学习,吃透基本精神,理解基本理念,探索基本方法,矫正以前某些错误的做法。我们要以这个标准作为从事古诗文教学的指南针。为了方便老师们学习和研讨,我把新课标中凡是涉及到古诗文教学的一些理念,作了一个梳理,共整理出五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就讲一讲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强调语文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性,但不轻视知识学习。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别强调“实践运用”。又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调“语文实践能力”要“着重培养”。新课标这样强调,意在避免有些老师过度跟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但新课标又不轻视知识的学习,相反,它仍然强调知识的学习。它说,“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我想,新课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语文知识不是不学习,也不是可以轻视,而是要“随文学习”,不要系统地讲解,更不要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

这一条有矫正的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有轻视甚至忽视知识学习的倾向。比如讲文言文,碰到虚词,就不敢讲用法。碰到特殊句式,也不敢讲。可是学习虚词,只讲意义不讲用法,讲得清楚吗?特殊句式如果不从语法角度讲,学生又如何能理解?比如“之”字。《狼》里有一个句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如果只讲意义,这个“之”字就没有意义,可以删掉,但它在这个句子中,又的的确确有作用,它是音节助词,常常用在时间词语后面,起强调的作用,在本句中,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你看,不讲用法行得通吗?还比如,“而”字。“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这个句子实际上是互文见义,前后两个部分内容可以并列理解;“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前一个部分表修饰,修饰如何“望”;“出淤泥而不染”,前后两个部分发生转折关系了,用“而”字相连。这三个句子,都用连词“而”连接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如果不讲清楚区别,学生的理解肯定是不深入的。

特殊句式更是如此。比如“徐喷以烟”(《童趣》),介词宾语后置;“何陋之有”(《陋室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用“之”字帮助提前;“马之千里者”(《马说》),定语后置,这些现象,都刚好和现代汉语相反,如果不讲清楚,势必也会影响理解。而且,事实上,我们的中考题目也考虚词啊!比如2011年河北省卷第10题,就考了一个“与”字。题目是这样出的,跟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中“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这四个选项中,ACD中“与”字都和例句相同,都是介词,意思是“跟,和”,B项中“与”字是动词,作“给”字讲。你看,中考命题人还是很注重虚词的学习的。

学习文言文是这样,学习古诗词也是如此。古诗词学习中,也有许多知识,比如学生如果知道了唐诗重视抒情,而宋诗重视说理,那么理解唐诗和宋诗可能就有个大概面貌。还比如,南宋偏安一隅,因此诗词大都涉及到爱国问题,涉及到沦落异乡回望故乡的问题,因此大部分诗词都比较沉痛,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无不是如此。有了这点知识垫底,理解李清照、陆游和辛弃疾的诗词,就会容易得多。可见,该讲的知识如果不讲,不光是影响学习,影响理解,也会影响得分。

第二,强调个性化阅读,但不轻视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读书从来都是很个性化的事,要想知道一本书好不好,光听别人讲,肯定是不行的;肯定要自己亲自去读,才能知道这本书到底好不好,才对这本书有发言权。而且阅读能力只有在持续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总结,才能切实地得到提高。光听阅读方法讲座,是无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正像游泳是无法在岸上学会的一样。新课标高度认同这一读书经验。新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既然是“个性化行为”,学生读书时,老师就要少加干涉,尤其不要指手画脚地粗暴干涉。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因为这些感受里打上了学生“个性化”的烙印。新课标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用的一个词是“珍视”,一方面说明新课标对此很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粗暴干涉到了何种程度!

提倡“个性化”阅读,是对阅读者的尊重,但不等于不要指导和引导。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和良好的引导,学生的阅读也会出问题的,比如效果底下,比如走错了方向。因此,新课标也强调阅读指导。它说,“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充分肯定了教师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我们不要讳言指导。正像学游泳也需要教练一样,教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指导、引领和点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粗暴干涉的现象,总有些老师好心办坏事,也总有些老师好为人师,他们总想教给学生一些所谓的阅读方法或技巧,给学生做点总结,对此,新课标是十分警惕的。它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两条说得很好,很有现实意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位老师讲《小石潭记》,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安排的,让学生分八个方面作赏析,而且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要求学生都统一这样说:我赏析的句子是——这个句子用了什么手法——其中什么词语表达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这八个方面是:

①赏析《小石潭记》中的“水”。

②赏析《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

③赏析《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

④赏析《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⑤赏析《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

⑥赏析《小石潭记》中的写景短句。

⑦赏析《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

⑧赏析《小石潭记》中的“清”。

这一个环节上下来,不光是课文体无完肤,学生也是体无完肤的。这根本不是赏析,而是肢解,严重的肢解,用老师的固有模式来代替学生生动活泼的感悟,用老师自我的欣赏代替学生原生态的体验。这种现象需要避免。

第三,强调朗读,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并举。

阅读应该多种方式并举,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通读、浏览,都可以,具体到古诗文,朗读和精读应该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新课标倡导“有感情地朗读”。它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谓“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新课标认为,朗读也是一种理解,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就能感受作者的情怀,走进作者的心灵。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词,朗读好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理解得差不多了。古诗文的学习要强调朗读,这个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古诗文还要强调精读。为什么要强调精读呢?因为古诗文都是用凝练的语言写成的,这种语言是一种经过文化提纯的书面语,不仅高雅、古朴、有韵味,而且也高度浓缩,需要耐心揣摩。因此要精读。朱自清先生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他说,“单说一首诗好,是不够的,人家要问怎么个好法,便非做分析的功夫不成。”这分析的功夫,就是精读。比如,诗词的典实、词义、技法等等,这一些东西,光凭吟诵和记诵就不行,那得下一番研究和探讨的功夫。在古典诗词的教学问题上,朱自清先生是看得很透彻的。

精读要善于抓住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这一点是新课标特别倡导的。新课标说,欣赏文学作品,要善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欣赏文学作品是如此,学习古诗文也是如此,本来古诗文大部分也都是文学作品。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重视语言的学习,因为古诗文都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学习这样的语言,既能增强我们的语感,也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二是要注意学习古诗文里用词造句的技巧,为什么古代大师们的语言就是富有表现力的,是怎样富于表现力的,这一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在我们提供的课例《岳阳楼记》里,老师就是巧妙地抓住文本中同样是表现感情的一对词语,来做文章的。从浅层次上来说,“悲喜”的感情要直观一些,浮表一些,而“忧乐”的感情要含蓄一些,理性一些。从深层次上来说,“悲喜”主要是表现文人骚客的感情,这些人“以物喜”,“以己悲”,情感关乎个人,而“忧乐”表现的是古仁人的感情,这些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感关乎民族、国家、社会、天下,很显然,后者的胸怀要宽广一些,他们是忧国忧民的。所以授课老师用“情感”和“情怀”这两个词语来区别二者,我以为是极准确而精当的。这就是在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精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浮表的阅读是难以有所发现的,更谈不上有所创造,要想在阅读时有发现,有创造,就必须对作品进行精读。精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深读。深度,就是有所发现。比如阅读庄子的《濠梁之辩》,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庄子和惠施的思想进行感悟。从能否知道鱼的快乐来看,庄子重在审美,而惠施重在求真,审美就偏于文学,所以庄子是一个诗人,求真就偏于科学,所以惠施就是一个逻辑学家。很可惜,中国的思想后来严重地发生了偏离,重感悟,轻分析,所以惠施的逻辑学就日渐式微了,终于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出了。学生学到这一层,不知该有多少发现和创造。我在教读这篇寓言时,学生还从文字里读出了庄子的逍遥的思想,读出了一个人只有自己心中有快乐才能发现快乐的思想,给了我很多惊喜。如果学生就停留在庄子和惠施此次辩论谁胜谁负的层面,而全然没有对庄子的思想有所觉悟,那该是多么遗憾啊!

当然,在精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过度解读。对这一点,新课标也及时地给予了提醒。它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语文报刊上曾经一度对过度解读有过尖锐的批判,讨论已经十分深入了,这里就不在赘言了。只引用报刊上一句十分流行的话来说明一下,“即便是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也仍然只能是哈姆莱特。”

第四,重视评价导向对阅读的影响作用。

自新课改以来,新课标就一直很重视评价对课堂教学的制约和引导作用,现在2011版新课标也仍然非常强调这一点,甚至还有加强的意思。但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行为里,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我们有些老师甚至根本就不研究评价问题。这其实是不对的。重视评价功能,可能是新课改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亮点。

关于评价问题,2011版新课标有这样一些论述。关于诵读,新课标说,“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这与阐述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是一致的。关于精读,新课标说,“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关于文学作品,新课标说,“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关于古诗文,新课标说,“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我想,这三条或许会成为今后中考语文命题阅读部分的指南针。我们老师要引起注意。在此基础上,新课标又说,古诗文部分“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只是说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并没有说文言语法或者诗词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这一点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五,强调多读书,多动笔,少做题。

这一次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有十分清楚的说明,它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角色定位十分准确。我觉得这对于多年来,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争执不下,是一个明确的表态。新课标同时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体验。“实践”“综合”“体验”和“创造”,这些词语是这一次新课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说明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建议都有了明确的新的要求。这些词语,我们要认真加以领会。

我尤其欣赏这一次新课标中出现了关于多读书,读好书的呼吁,我以为这是一次回归,对语文课程本色的回归,回归到读书做人的根本上来。语文说到底,不就是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吗?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学会做人。

新课标说,“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语多么朴实,但字字句句又都说到了语文教学的根子上。现在社会这么浮躁,许多人急功近利,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生为什么语文能力和素养上不去,一个关键问题是无法沉潜下来读书。许多学生做题,是看着题目就开始做答,浮躁得连考试提供的文本都没有耐心读完。这样做题,分数又怎么可能会好呢?我们有些语文老师,也成天地埋头做题、讲题,也不读书,久而久之,脑子就僵化了,心灵里也没有源头活水了,除了跟学生讲一点做题技巧外,就没得讲的了,长此下去,语文成绩又怎么能提高呢?

要学好语文,更要读课外书,甚至要读一点闲书,无用的书。这是修炼我们的心灵、情感和精神气象必须要做的功课。否则,我们的心灵就会日渐干涸。新课标说得多好啊!它说,“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当然,要做到这样,也不是太容易,一方面,我们要抵挡得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安静下来,做一做心灵的功课。

老师们,热爱读书吧,当你热爱读书时,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也会热爱读书的。当我们在校园里营造出了人人热爱读书的氛围,那个时候,我们语文学习的春天就来到了!

案例展示

案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授课教师:汪烨(北京市酒仙桥一中,一级教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情怀。

3.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是一片冰心,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看作者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会由皎洁的月亮想到什么呢?他又想向我们诉说什么?

二、诵读感知

·                                 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                                 学生范读,学生听读,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                                 预习作业展示,找到与月亮有关的素材。

三、赏析诗词

1.作者借月亮想诉说什么?

从小序入手,感受作者“怀子由”的思念之情。

2.词中哪些地方表明作者对子由的思念,找出相应的句子,诵读、感悟。

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补充介绍苏轼与弟弟手足情深的背景资料。

3.下片表现了作者和弟弟的手足情深。

板书:问月思人盼团圆。

4.词中是否只怀念自由?

体会“兼”字的涵义。“兼”字告诉我们作者举杯望月,还另有一番深意在其中。探究上篇的写作内涵。

5.赏析上阙

问天,内容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愿望是:“我欲乘风归去,”

担心:“又恐琼楼玉宇”

原因:“高处不胜寒”

抓住“不知”“归去”读懂词人借月怀人的内心祈愿,从“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板书:望月问天想宫阙。

6.作者是否陷入这样的伤感之中?有何为证?

重点解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刻理解词人的思想和旷达情怀。

7.小结

看来,作此篇大醉释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忠君,手足分离是私情,比起内忧外患的国势来说,是次要的。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处江湖之远,但仍心系朝廷,忧君忧国。这正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胸襟、乐观的精神。“人生失意仍需欢,莫使年华付水流”。

8.带着这节课的赏析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全班再次诵读本首词。

四、主题升华

为本文的板书,拟写横批

上联:望月问天想宫阙

下联:问月思人盼团圆

横批:

五、板书

{C}{C}

 

【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25课的最后一首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起月亮没有人不喜欢,尤其我们古代的诗人更喜欢月亮,通过月亮表达自己对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一看作者想通过月亮告诉我们什么,又想诉说什么。

师: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全班齐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下面依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诵读这首词,其它同学通过同学的范读,想象词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述说出来。

(学生朗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赵正源同学读出了苏轼的潇洒,思绪的悠远,谁再为大家朗诵这首词,把苏轼的豪放展现出来。

(学生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韦绪辰在最后一句添加了自己的情感,读得非常好。

师:刚才在听范读时,我们提出了要求,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时,想象到作者一个人在月下起舞的样子。

生:读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想象到作者端着酒杯对青天提出问题。

师:是否有同学找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首诗呢?

生:这首词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中来。

师:李白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浪漫,洒脱。

师:很显然正因为苏轼也是豪放、洒脱之人,所以他很喜欢李白的诗,从李白的诗词中选用诗句,借鉴。

生:在读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我想象作者坐在窗前非常惆怅的样子。

生:在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想象到作者一边喝酒,一边想到他一生的际遇,但他还是能发出美好的祝愿。

师:老师知道你的预习作业做得很到位,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大家说说你还想象到了哪些画面。

生: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句,我的理解不同,他本来心情不好,但在此时他豁然开朗,心情也好了起来。

师:她用了“豁然开朗”一词,用词很准确。

师:同学们有谁能向大家展示你昨天预习时找到了哪些与月有关的资料?

生:我找到的资料是有关月亮的别称:有玉兔、冰壶、冰轮、婵娟、广寒宫、桂宫。

生:初升的月亮给人的感觉就是新生事物,满月给人很美好,圆满的感觉。

生:我找到人们愿意借助月亮表达情感大致有三点:一是月亮离人们比较近,晚上都能看见。二是它有很多变化规律,有圆月,弯月。三是它的气质与人们想表达的情调相符。

师:这三点告诉我们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有时又高于生活,我们借月亮表达美好的愿望。

生:我查到有关月的成语。月满西楼、风花雪月、花好月圆、披星戴月……

师:与月有关的成语更多的是褒义词语,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这首词中的月亮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师: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借月想诉说什么呢?”我们说月亮可以代表诗人的心理,情感。

生:我觉得作者看到中秋的满月时会想念他的弟弟。

师:你从词中哪些地方看到的?

生:小序中的“兼怀子由”。

师:在小序中我们首先找到作者借月亮是来表达自己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生:我找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通过资料我知道,他与弟弟分别已七年之久,所以我认为在写他与弟弟的分别。

生:我找到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我根据“无眠”来判断他思念弟弟,苏轼因为月光无法入睡,想起了他的弟弟。

师:你能否找到一首诗句也是借月光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呢?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我找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通过书下注释可以了解到月亮不应对人们有什么遗恨,今天是八月十五,应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但他却与弟弟分离了,所以他才有这样的感慨。

生:我找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虽然相隔千里也要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他和他弟弟相隔千里,希望他和他弟弟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同时对天下百姓发起祝愿。

师:他想到了苏轼借怀念弟弟在对全天下人进行祝愿。

师:下片作者是对谁发问?

生:月亮。

师: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师:作者在下片中通过问月来表达什么情感?

生:思念子由。

师:苏轼通过思念子由想表达什么情感?

生:盼团圆。

师:我们可以概括下片内容为“问月思人盼团圆”。

师:这首词是否全是在写怀念子由呢?

生:不是。

师:你在哪里找到了依据?

生:小序中说“兼”怀子由,“兼”是同时的意思,说明除了思念弟弟还有另一件事也使他很忧伤的。

师:作者借这首词还有另一番感慨,到底是什么在小序中是否说清楚了?

生:没有。

师:我们说小序中提到了“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我们可以看到小序中的关键词“欢饮达旦”为什么会“欢饮”?

生:醉了。

师:词的下片在讲怀念子由,另一个原因应该在上片,让我们来看一看上片是怎样的原因让苏轼写下了这首千古奇绝的词。

师:我们齐读上片,下片是在问月,你思考上片又是在向谁发问?

(学生齐读上片)

师: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师:上片在问谁?

生:问天。

师:问天什么问题?

生:明月几时有?

师:结果呢?

生:天不可能回答

师:他为什么会问天?这句话实际是苏轼借鉴谁的诗?

生:李白的。

师:“把酒问青天”这时我们能对天去发问,可以感触到作者的胸怀。

师:他问的问题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大家看一看宫阙的解释—宫殿。天上到底有没有宫殿,我们小时候读了很多故事,月亮里有什么?

生:嫦娥,玉兔……

师:我们读过许多与月亮有关的童话故事,“不知”是一种迷惑状态,作者在关心天上是什么。

师:他的愿望是什么?

生:“我欲乘风归去”。

师:老师关注到了一个词“归”,我们在学习《岳阳楼记》中也有一个“归”字,“微斯人,吾谁与归”,书中是怎样翻译的?

生: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师:这个“归”字告诉我们苏轼难道来自天上?“又恐琼楼玉宇”,“恐”写出了什么?

生:担心,害怕。

师:他“担心、害怕”什么?看“琼楼玉宇”书下指的什么?

生:美玉砌成的楼宇,想象中的仙宫。

师:这个仙宫与宫殿有何关联?

师:他担心的是什么?

生:“高处不胜寒”。

师:书下是怎样解释的?

生:经受不住寒冷。

师: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否在告诉我们作者要回到天上?

生:不是。

师:词中写道“何似在人间”,就像是在人间,还是觉得人间好。

师: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两分钟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

生:宫殿和琼楼玉宇指的是当时的朝廷。

师:什么原因让你们有这样的结论呢?

生:查找了当时的背景资料,当时苏轼与朝廷内的人政见不合。

生:就像《岳阳楼记》那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想回去,但又害怕回到朝廷,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才离开朝廷,但他又很关心朝廷的事,所以用作“归去”。

生:“又恐琼楼玉宇”,当时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离开朝廷但又想为朝廷做些事情,可他又不能回去,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苏轼当时的心理。

生:踌躇,矛盾,犹豫不决。

师:上片哪两个词可以体现这种心理?

生:“欲”和“恐”,“欲”是想要,“恐”是担心。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岳阳楼记》和本词的写作背景,确实这两篇作品,有某些相似之处。请思考“高处”的含义。

生:地位高、高高在上的朝廷。

师: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这里的“寒”字也有特殊的含义。这个“寒”的感受绝对不是苏轼想要的,而是他的担心。

师:经这三个同学的发言,上片写词的另一个原因渐露端倪,请一个同学做总结性的发言,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思念弟弟还有另外一个什么原因。

师:作者问天,问月到底想说什么?上片到底想说的内容是什么?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我觉得他离开官场,无法实现他的抱负,在醉酒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关心朝廷的事情,但他又不能回去,虽然苦闷,但他还是想祝愿人间生活美好。

师:他回朝庭的目的是做官吗?

生:不是。

师:他想为天下人做事,但不能回去,可他又放不下忧国忧君忧民的那份心思。

上片通过望月问天想宫阙,而宫阙又是指朝庭,我们把上片中“宫阙”“琼楼玉宇”替换成“朝廷”,就能大致理解作者上片写作的目的了。

(学生进行替换练习)

师:思考作者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

生:想天下,想天下的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师:对,因为这个,他踌躇、矛盾、郁闷、想念、思念。词中的哪句话把作者的心情完全释放出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是什么原因使他豁然开朗?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自然规律,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完美。那么,对于忠君,对于与弟弟的手足情,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只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美满。“长久”是从时间上来说,“千里共婵娟”显示苏轼怎样的胸怀?

师:“千里”指的是空间,一个“共”字体现苏轼的美好愿望——天下人都要享受月亮的美好。古代诗人更愿意借助月亮表达美好愿望。能够享受月亮的美好,是因为天下人都能快乐的生活,这才是苏轼的政治观点:不是为做官,而是希望全天下的人民都能快乐的生活,即使他一个人去经受挫折,一个人思念弟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思念国君。

师:有一个资料介绍给大家,宋神宗曾经看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因为一句话而发出慨叹——“苏轼是忠君,终是爱君”,大家觉得是哪句话呢?

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师:对!“忠君、爱君”是宋神宗对苏轼的评价,很好的印证了苏轼的为人。

  这几句话表明宋神宗理解了苏轼的内心,虽处江湖之远,但仍心系朝廷,心系国君,难道这不是爱君吗?他想念弟弟是手足私情,对于忠君来说想念国家,为国家的内忧外患而思考,这是最重要的。

师:怀念子由是辅,什么是主要的?

生:对于国君,忠心是主要的,怀念子由是次要的。

师:作者把怀念子由放在下片里,忠于君主、忠于国家放在上片首要位置,可见作者的精心构思。

师:带着我们对本词的感受来再此诵读本词。

(学生齐诵本词)

师:老师想送给大家两句话,“人生失意仍需欢,莫使年华付水流”。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即使遇到了挫折,也要乐观向上。“人生失意仍需欢”中的“欢”字是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序中的为何作者会“欢饮达旦”。

生:可以。

师:能否把上下片的内容看成一副对联,请同学们为它撰写一个横批?

学生说横批:把酒问天、爱君思弟、中秋赏月

师:我说的横批是:月圆人圆。

我们今天的作业完成横批的撰写,看谁的最精彩,内涵最丰富。我们既要学习苏轼的心态,又要学习苏轼做这首词的方法。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就是“读”“赏”“悟”。让学生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借助一定手法进行诗词赏析,最后,体悟作者的情感。并通过为对联(板书)拟横批的方式进行主题升华。读懂古诗词需要以读为基本抓手,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需要与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的激情。所以,开课伊始,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不带着我的引导,不作过多地点评和干扰,让学生读出自己预习时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决定让学生自己范读。这样既激励着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又能为其他同学作出良好的示范。自渎、范读几遍以后,由于平时阅读习惯的培养,再加上书下注释,学生就能够从中理解词的大致意思。接下来,我抓住“兼”字使学生明白了作者写这首词的两个原因。其一,显而易见——念弟。我们带着另一个写作目的推进课堂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和几个关联的问题的教学方法,展开对下片思念的情感的赏析,再又回溯到上篇,理解词人忠君、忧民的政治倾向。最后,以对联(板书)撰写横批的方式完成对本首词的主题的理解。

本堂课的教学设想是通过语文课上的琅琅读书声体现“语文味”,通过反复诵读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魅力,理解我国古代诗人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案例二:《岳阳楼记》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岳阳楼记》

授课教师:刘茜玉(北京市八十中学初中部,一级教师)

【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北京第八十中学初中刘茜玉

教学目标:

1.赏析三、四段的景物描写并体会迁客骚人产生这两种心情的原因,培养学生赏析文言文景物描写的能力,

2.领会文中警句所表达的思想,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赏析景物描写,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能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凭借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同学们提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说起这篇文章还有个小来历呢!范仲淹和滕子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在巴陵郡后,把巴陵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于是他重修岳阳楼。在古代,修造亭台楼阁,往往会请名人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来写。好朋友相邀,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他和滕子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滕子京很有才华,但是他的脾气很大,也不够洒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被贬始终耿耿于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这次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二、探究文章内容

从课文中咱们知道岳阳楼上刻了许多诗词歌赋,期中有一幅对联的上联中有这么一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这里边提到了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那么“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你认为是文中哪两个字?

提示:这两个字提领全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引导理解悲、喜二字

问题设置:

1)在文中找到出现悲、喜的地方。

2)分析迁客骚人“悲”的原因

小结答题思路:所见……所思……所感……

指导学生完整表述

播放朗读的片段视屏,体会感受。

3)分析第四段

指导学生朗读

分析为何而喜?(“至若”领起另一种情景的描写,形式与第三段相似,类似于排比段,或曰洞庭湖变奏曲,因此赏析方法可向第三段借鉴)

师小结:感物而动,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我们似乎也无可厚非,日常生活中即使没有抑郁不平之事,看到刮风下雨或者是晴空万里,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但是就有人不这样,他们并不受外界阴晴、自己得失的影响,他们是谁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2.探究古仁人的思想

问题设置:

1)五段中说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那他们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

2)他们以什么为悲喜呢?具体表现是什么?

3)问题探究

以学生问题切入:“悲”、“喜”和“忧”、“乐”有什么区别?二者能否互换?

总结:“悲”“喜”是人情感的直接体现,是感性认识,都是因己悲(个人的遭遇—宦海沉浮),因物喜(景物阴晴),都受环境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而“忧”“乐”则经过深入理性的思考的,因民因君而忧,因民因君而乐,君和民加起来不就是国家、天下吗?二者的境界是不同的。

4)为什么前边用那么大的篇幅写迁客骚人?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范仲淹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迁客骚人、不在悲喜,而是想表现“忧”“乐”的情怀和志向。(范希文两字关情----揭晓答案:忧和乐。)

 

三、课堂小结

范仲淹也正是由于有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人推崇、尊重的一代名臣,为官的楷模,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历史的脊梁,这对当时及后世的一切有志之士,都具有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直到今天都仍有其积极意义。

当我们生活中遭遇挫折,我们要说:

当我们志存高远,想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时,我们要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拓展延伸作业。(二选一)

1.远在江湖砺心志,从来贬官多妙文。范仲淹的经历和心胸还能让你想起哪些古代文人呢?结合作品谈一谈。

2.推荐同学们网上阅读温家宝2012314日答中外记者问相关资料,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C}{C}

【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指教者:北京第八十中学初中刘茜玉

师:同学们,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因为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我看同学们在给老师提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有什么来历?

说起这篇文章还真有一个小故事呢。范仲淹和滕子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后,把巴陵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于是他就重修了岳阳楼。在古代,修造亭台楼阁,往往会请名人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滕子京就想起了范仲淹这位才高八斗的老朋友。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这两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差异。滕子京很有才华,但是他的脾气很大,也不够洒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被贬始终难以释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这次滕子京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一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诞生了!

师:从课文中咱们知道岳阳楼上刻了许多诗词歌赋,其中有一幅对联的上联中有这么一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这里边提到了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那么“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你认为是文中哪两个字?提示一下:这两个字提领全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觉得是“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二字。

2:我觉得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悲”和“喜”。

师:看来咱们在这两个字的理解上出了分歧,到底是哪两个字呢?我们要在下面的学习研读中得出结论。

咱们先从“悲”“喜”入手进行分析。请同学们找到文中出现“悲”“喜”的地方。

生:出现在第五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出现在三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还有第四段“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师:咱们先来研读一下第三段的“悲”。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同时思考两个问题:这一段写的是洞庭湖什么样的天气?读完之后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大声齐读第三段)

1:这一段写的是洞庭湖阴天的景象。文中写道连续下雨,整月都不放晴。

2:字里行间给人一种萧条凄凉的感受,并且还包含着一种感伤之情。

3:给人一种茫然的感觉。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总体给人一种凄凉、压抑、沉重的感觉。那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压抑沉重的呢?

1:我是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这一句感受到沉重压抑的,一直在下雨,天气很阴沉,整月都不放晴,人们都生活在压抑之中。

2:我是从“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看出来的,商人和旅客都不能出行了,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天气打破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商人和旅客都只能呆在家里,所以给人沉重悲伤之感。

师:你能联想到商人旅客的日常生活,非常好。

3:我也是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看出来的,我觉得阴冷的风,浑浊的浪拍击着天空,下雨天本来就觉得天压得很低,再加上阴冷、浑浊,更烘托了一种悲伤沉重的气氛。

4:我是从“日星隐耀,山岳潜行”有这种感觉的,这两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星星隐藏起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它的形体,感觉一片昏暗,没有一点光,全是雾蒙蒙的,感觉很压抑。

5:我是从“虎啸猿啼”感觉到的,翻译为老虎吼叫,猿猴哀啼,连猿猴的叫声听来都觉得是哀伤,体现出非常伤感的情绪。

5:我是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看出来的,离开国都,怀念家长,担心人家说坏话,害怕人家批评指责,所以感到很悲伤。

师:是谁觉得悲伤?是不是你呢?老师刚才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会有沉重压抑的感受,对不对?再想想。

5:是范仲淹觉得悲伤。(其他学生有争议,认为是迁客骚人)

师:看来这个地方有歧义,那请同学们思考,到底是谁在悲伤?

1:我认为是迁客骚人,文章第五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说明作者心里当时的情感是不同于以上两种的,而以上两种是说迁客骚人,而不是范仲淹自己。

2:我从第二段的“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出来的,这句话统领了下面两段,“悲”和“喜”都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师:你们同意她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那咱们可以确定就是指迁客骚人,你明白了吗?(生点头)

师:刚才咱们通过这些文字的描述感受到了沉重和压抑,那么亲眼见到这些景物的迁客骚人们,他们又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生:感极而悲。

师:他们为什么悲呢?

1:“迁客骚人”中的“迁客”本身解释就是迁谪的人,骚人指的是那些不得志的诗人,他们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所以悲伤。

师:由什么联系到自己的境遇?

生:由眼前凄惨的景象联想到自己非常惨淡的境遇。

师:你是由“迁客骚人”这个词本身来推测的,如果用文中的内容,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

生: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师:为什么要离开国都呢?

生:被皇上贬官了。

师:迁客骚人有这样的遭遇,他的情绪本来就很敏感。同学们想一下咱们刚学过的一篇文章《小石潭记》,你看柳宗元看到周边凄凉的景象,他有怎样的反应呀?

生:不可久居,记之而去。

师:咱们普通人都觉得很沉重,他们这么敏感,看到这样的景象之后,当然会是悲从心中来呀!

师: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非常值得表扬的一点就是,能够结合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联系到他们的遭遇来分析他们的一些情感。但是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有些小小的遗憾,咱们是一个同学说了一个句子,这样回答不够完整,不够饱满,而且顺序也不太清楚,其实这段咱们在表达式上,可以按照很清晰的头绪去说,(和学生一起分析)先是描写的景象,所见,然后是所思,最后是有所感,按这个顺序答就清楚多了。你能按顺序来整理一下答案吗?

(生有难度,讨论)

(师提示:景物比较多,可以概括)

1:迁客骚人在看到了洞庭湖阴雨时阴沉的天气,便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悲惨的境遇,感伤到了极点就悲痛万分了。

(生乐)

师:他的总结好概括!

2:作者首先是通过自己所见到的(其他学生纠正是迁客骚人)天气整天都不放晴,阴风怒号,太阳山岳都看不见了等景象,再由自己的遭遇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和国都,感慨万分,所以十分悲伤。

师:他给补充了很多内容,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3:迁客骚人见到凄风苦雨,不见天日,天色昏暗,人们出行受阻的情景,感到离开国都和家乡的忧伤。对别人说坏话和讥讽很担心害怕,因此看到的景象都是很萧条的,感慨到极点所以悲愤不已了。

师:你回答时用了很多的优美的词语。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其实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中,作者是刻意地把沉重的气氛进行了夸张和渲染,同学们看看他是怎样渲染的?

1:他写“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用了拟人,风狂怒的号叫;浑浊的浪冲向天空,还用了夸张,现实的浪没有这么大。

师:风是阴冷的,浪是浑浊的,用这两个词来渲染,不但使日月无光,山岳潜形,还让商旅寸步难行,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这些景物呢?

生:为了表现迁客骚人悲凉的感受。

师:原来描写景物是为了抒发情感,借景来抒情。这是很多文章的一个规律。

老师给您们找了一段视频,你们再来感受一下那种阴惨的悲凉的景象。

(播放视频)

加上这样的画面、音乐和朗读,的确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也难怪迁客骚人会发出那样的感慨了。看完了洞庭湖的阴天,下面我们再来领略一些洞庭湖的晴天。读这段的时候我们还能哭丧着脸吗?

生(乐):不能

师:那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愉悦的,心境开阔的。

师:下边我找个同学来读一下这一段,注意读出轻松喜悦来。其他同学思考:我们怎么判断出要读出轻松、喜悦来?

(生带感情朗读)

师:我刚才注意到你读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可爱的笑容,读得很投入。我们为什么要读得轻松喜悦呢?

1:因为“其喜洋洋者矣”(生联想“喜羊羊”,大乐)

2:景物所体现出来的气氛不同了。前面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现在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前边给人的是一种压抑感,现在给人的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师:你是通过前后的一个对比,你找了两处,那其他地方是不是都是前后对比的呀?(以下师生共同完成)整体感觉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景象,碧波荡漾,鸥鸟翔集,鱼儿游来游去,连植物都变得那么有生命力了,晚上则皓月千里,水中有静静的月影,还能听到渔歌互答,看到这些景象,一切烦心事都忘了,留下的只有轻松和喜悦。这一段和第三段都是同样的分析方法,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师:感物而动,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我们似乎也无可厚非,日常生活中即使没有抑郁不平之事,看到刮风下雨或者是晴空万里,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但是就有人不这样,外界阴晴、自己得失对他们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们是谁呢?

生:古仁人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你连跟人家怎么不同都找到了。你再来说一遍不同点。

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师:你翻译的时候非常好的一点就是注意了用互文的解释方法,这和咱们以前讲的哪一句的方法一样呀?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得是何等的胸襟呀!那他们以什么为喜,以什么为悲呢?

生:以天下人为喜,以天下人为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乐之后才乐。

师:对,他们也有忧,也有乐,那他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师:他们在忧民的什么?

生:忧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安居乐业,是不是可以吃得饱,穿的暖。

生:那下一句我就不太理解了,他担忧皇帝的什么?

1:担心皇帝的举动是否能使百姓生活安定,有没有皇上的样子。

2:还会担心是否会听信奸佞之臣的谗言。

师:昨天同学的提问当中,还有一个问题问的特别的有价值。两位同学同时提到了“忧”和“悲”是不是前后矛盾?前边说不悲,后又说忧,“忧”和“悲”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比较有深度,情绪有共通之处。其实还有一组词义相近的词语“乐”、“喜”,我把这个问题完善一下,“悲喜”和“忧乐”有什么区别?能用“忧”、“乐”二字代替“悲”“喜”吗?

1:忧是因为担忧天下人的生活境况,而悲呢是为自己的境遇而悲,一个是担忧天下人,一个是为自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2:悲和喜是较浅层次的,是为了自己,而忧和乐则是深层的,一种忘我的境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3:“悲”和“喜”是作者在劝滕子京不要再为自己的那些遭遇再悲了,你要升迁了,也不要那么喜形于色,而“忧”和“乐”则是说你要多为天下人多想一想,这二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4:忧和乐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二者的境界不同。

师:同学们回答的重点都是内容不同,迁客骚人是因为自己,而古仁人则是忧君忧民,君和民加起来不就是国家、天下吗?所以说,两者境界是不同的。可以说悲喜是一种情感,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而忧乐是一种情怀,是经过理性思考的,是一种精神。

师:学到这里你弄明白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没有?

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回过头来看,“范希文两字关情”的这两个字,你得出结论了吗?

生:忧、乐。

师:那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篇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呢?

生:为后边表达自己的情感、胸襟、抱负做一个铺垫。

师:原来范仲淹写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迁客骚人、不在悲喜,而是要劝勉友人,从而表现“忧”“乐”的情怀和志向啊!

师:最后说一说这一课的拓展作业。(二选一)

1.远在江湖砺心志,从来贬官多妙文。范仲淹的经历和心胸还能让你想起哪些古代文人呢?同学们可以结合作品谈一谈。

2.由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师还想到了我们的总理温家宝的“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不知道同学们关注两会没有,今年是温家宝任职的最后一年,他在三月十四日答记者会上发言让我思考良久,再回顾他九年的任职历程,同样也感受到了深深的忧国忧民意识,体现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大丈夫立世,就要活出一种境界!所以也推荐同学们网上阅读相关资料,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网址放在公邮里。

师:咱们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教会学生读文,读人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北京市八十中学初中刘茜玉

《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是广为传颂。后一句更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要想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范仲淹的这种思想,除了要了解相应的时代背景、人物经历,更重要的还是挖掘文本,从文本的分析中理解主题。非常感谢何郁老师,从备课一开始就指导我说站位要再高一些,务必要钻研教材,范仲淹是万世贤臣,文风沉郁而又潇洒,所以讲这样的文章一定要上得大气,向文风靠近。受何老师的启发,我从岳阳楼上一副名联----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上联中的两句)----入手,开篇设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猜测是文中哪两个字,使学生产生思考甚至会有分歧,然后从悲喜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所描写的洞庭湖阴、晴的景象,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体会作者所渲染的气氛,从而分析迁客骚人产生悲喜的原因。此处分配的时间较多,一则是要理解古仁人思想必须要以理解迁客骚人的情感为基础,二则两段的景物描写也是经典,驻足朗读赏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忧”“乐”的内涵上,我借用学生提出的疑问“悲”“喜”和“忧”“乐”有什么区别来设问,此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人物生平的联系、对古仁人胸怀与思想的思考,有了前边的铺垫,此时再领会范仲淹所表现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理性情怀而不是迁客骚人因物喜、因己悲的感性认识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体来看,全文思路清晰,理解这样有难度的文章也算是做到了深入浅出,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对文章内容产生疑问和思考,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活跃,虽然每个人的积累和理解有所差异,但是也都能从不同层次上对文章有所感悟。尤其对我自己来说,从读文到读人,再到教学生读文、读人,也是一种成长,一种收获。

当然这节课中还有一些遗憾。比如说,对于学生在课上的一些精彩回答自己没有及时抓住亮点进行激励;所谓“知人论世”,由于时间关系,理解范仲淹的思想时联系他的生平经历还不够;还有就是上课的激情还不够,内心对文章、对人物的感悟和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情绪、体态等体现出来,是自己下一步还要再努力的地方!

案例评析

【案例信息】

案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评析教师: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赵慧(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中部教学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汪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一中青年教师,朝阳区教研中心兼职教研员)

案例二:《岳阳楼记》

评析教师: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赵慧(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中部教学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刘茜玉(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中部青年教师)

【评析文本】

细细咀嚼,慢慢涵咏

——评汪烨老师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跟初中生讲授古诗词,最需要老师耐住性子,慢慢引导。你可以抓住关键词句,一点点地咀嚼和涵咏,引导学生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千万急不得,也快不得。初中生这个时候,关于古诗词知识,基本上还是空白,小学的时候,也就是背一背,记一记而已,谈不上欣赏。而诗词的语言又那么凝练,思想感情又那么浓缩,就是成人理解起来都有点困难,更何况刚接触古诗词的初中生。所以,我们要耐住性子教读古诗词。

我提倡学古诗词要精心细读。

所谓“细读”,原本是指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这个流派强调,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内涵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它的核心词语是“充分阅读”。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充分阅读”可能会出问题,因此,我们取起“细读”的字面意思,强调古诗词教学,要细细咀嚼,慢慢涵咏。

所谓咀嚼、涵咏,就是对文本要字字句句地读,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像梁代简文帝箫纲那样“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那样做,第一,说明他是天才,第二,那样读也未必有效果,很可能是读得快,也忘得快。我提倡像孔子“韦编三绝”那样读书,像杜甫“读书破万卷”那样读,像苏轼“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样读,像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那样读。“细读”也就是“熟读”,把书都读熟了,这书的精气神还怕不会化到你的血液里去?

汪烨老师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采取“细读”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整体把握诗词内容,精心解读诗词词句。语文教学最忌讳肢解课文,古诗词尤其如此,因为古诗词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整体。为什么那么好的古诗词,我们有些老师一讲,就索然无味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肢解诗词。比如,学习一首诗词,就提出若干个问题,等一个个问题解答完了,就学完了。这不是肢解诗词又是什么?汪烨老师做得很好,她带着学生从诗词题目、小序,到诗词的上片、下片,甚至包括注释,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特别是抓住小序中的一个“兼”字,让学生学下片,品上片,很有全局观念。在这个基础上,汪老师又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来进行深入品读,也就是细读。比如,学习下片时,主要是抓住句子进行赏析,如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而学习上片时,又变换一下方式,通过几个重点词句来赏析,如“欲”、“恐”、“归”、“高”、“寒”等,特别是当学生说出“‘欲’和‘恐’,‘欲’是想要,‘恐’是担心。”我想,学生就已经把苏轼的矛盾心情理解得十分透彻了。这样的“细读”很有效果。

第二,细读、咀嚼、涵咏,感悟诗人情怀。古诗词的学习,当然要注意品味语言,甚至要重点品味语言,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名句,像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汪老师事实上就是这么做的。这没有问题,因为古诗词就是语言的艺术。但不能停留在语言上,在语言背后,更有诗人的情怀和精神气象,这是更为主要的东西。理解语言,注意到词法和句法,固然很重要,但或许还只是技术层面的学习,我们一定要通过对语言的细读、咀嚼、涵咏,进入到诗人的心灵深处。比如像汪老师这样,通过勾连诗句,让苏轼和李白的情感建立起纵深的联系;通过咀嚼“千里”和“共”两个词语,让我们从空间和时间的广阔维度里联想诗人美好的心愿和旷达的胸怀;通过补充宋神宗的资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忠君爱国的心结;通过激活学生的积累,让我们感受到苏轼与范仲淹一样,同样具有儒家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操。学一首词,我们可以感受苏轼的矛盾心结,也可以感受诗人旷达的胸襟,甚至还可以感受他美好的仁慈心灵,这该是多么难得的享受!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体验,主动学习。在这节课里,我们还很高兴地看到汪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面。整节课里,汪老师始终面带微笑,不急不慌,沉稳有度,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十分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和感悟,学生学得十分轻松、快乐、有效。比如,学生总是能够及时地补充资料,来解决学习途中碰到的问题,看得出,这是训练有素的。学生对诗词画面的联想和想象,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诗词的内涵,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心中的情感体验。这一做法效果非常好,而且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深入品读关键词语,切实感受古人情怀

——评刘茜玉老师讲授《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一代名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而名垂青史。有一年,江淮大旱,又闹蝗灾,百姓苦不堪言,范仲淹进谏宋仁宗,要求救灾。宋仁宗置之不理,范仲淹便质问宋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说得宋仁宗无言以对,只好派人救灾。就是本着这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性格和情怀,范仲淹成为了一个正直、高尚、心忧天下的政治家,也赢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和肯定。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称他为“一世之师”,南宋学者吕中说他,“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范仲淹或许完全当得起这些赞誉。他写的名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更是广为传诵,甚至成为了为官为政者的座右铭。所以,《岳阳楼记》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值得认真教学。

然而,在我有限的听课范围里,却鲜少见到有把这篇经典之作的精髓解读到位的好课,一些老师常常是浅尝辄止,停留在词句上,或者停留在赏景上,有少数老师即便能要求学生赏读名句,却也是机械地死磕背诵,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是一篇经典之作!这的的确确是很遗憾的事情,有点明珠暗投的意思。

本着这种想法,我们对《岳阳楼记》进行了认真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字提领着全篇,而这两个字就是“忧”和“乐”。然而,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是“忧”和“乐”,而不是“悲”和“喜”,或许正是这篇课文要下功夫的地方。理解了“忧”和“乐”,也就理解了古仁人的情怀,理解了范仲淹的儒家情怀,也就能比较深入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新课标语),这一点,正是新修订的语文课标非常提倡的教学理念。可是学生却极易混淆“悲”和“喜”,因为文章的基本篇幅都在说“悲”和“喜”,这既是学生的困惑,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确定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这就是赏读“忧”和“乐”,明确古仁人情怀。

刘茜玉老师的课,正是从这一点上切入的,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这篇经典之作的牛鼻子。这里稍微宕开一下,说点题外话。有些老师上课之前,总是喜欢煞费苦心地琢磨课如何上,才能有新意,希望在教学环节上有所突破,结果上课的过程中,或者强行灌水,或者天马行云,文本自然就不可能认真落实了。我认为,这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在备课这个环节,还是应该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文本读透了,怎么上,都会有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呈现出两个特点,既简洁,又环环相扣。刘老师先讲故事,铺垫作文的来历,看上去好像与赏读“忧”“乐”无关,其实暗设伏线,为后面解读古仁人的情怀张本。再赏景,引导学生说透“悲”和“喜”的感情,是为后面赏析“忧”和“乐”做铺垫。原来敏感的迁客骚人总是因物而喜,因物而悲,也因自己的升迁而悲而喜。那么有没有一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教学很自然地推进到下一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或异二者之为”,这就是古仁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了铺垫得更充分,刘老师还及时地提出了一个小问题,古仁人的“忧乐”的具体内容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就把古仁人忧乐的内容都搞清楚了。

此时此刻,一个更带有深度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被引出了。这就是“悲喜”和“忧乐”的比较问题。在这个时候,刘老师还不忘记肯定学生,她以学生发现这个问题的方式,提出了这个中心问题。这既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肯定和引导,也是盘活学生资源的一个生动体现。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有学生说,“悲喜”是个人的,而“忧乐”是天下人的;有学生说,“忧乐”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忘我的;更有一个学生说,“忧乐”是范仲淹对朋友滕子京的劝告,希望老朋友不要像迁客骚人一样,以物喜,以己悲,而应心忧天下,为国为民分忧。学生说得多好啊!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完全深入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范仲淹的心怀。他们还把老师一上课所讲的关于滕子京的故事联系上了,完全是一种深入学习,有效的学习。而老师在黑板上的及时板书,“迁客骚人:悲(物己)喜(物己)——情感;古仁人:忧(天下)乐(天下)——情怀”,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更明确了“悲喜”和“忧乐”的区别,特别是“情感”和“情怀”两个词语的对照,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境界的高下。

新修订的语文课标强调说,“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节课在这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我相信,学生对范仲淹的“忧乐”情怀,一定会有所触动。

本节课老师站位高,视野开阔,对文本钻研深入,尤其是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受古仁人的儒家情怀,可以说为学生清纯的心田,播撒了一粒健康的精神种子,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底色,注入新鲜的血液。当然,这节课上,老师上得有点紧,放松不够,对学生的评价和肯定也不太及时,拓展部分可能还需要再仔细斟酌,等等,但总的来说,这还是一节特别成功的语文课,是一节符合新修订的语文课标精神的好课。